第64章 (1)
關燈
小
中
大
第064章
缺錢的感覺是咋樣的?
擱在早些年, 俞母一定答不上來。其實,她的娘家條件並不算好, 最多也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, 一年裏頭有大半年都是混個水飽, 好在因著周遭的人家都是這般過日子的, 所以她也沒啥好說的, 甚至於在很長一段時間裏,覺得所有人都是這麽過日子的。
俞母的娘家並不在上河村,不過距離也不是特別遠,加上她娘家有個堂姑嫁到了上河村裏, 在一次很偶然的機會裏,她知曉了俞家的情況,當然是通過聽閑話得知的。
鄉下人家嘛, 男人還可以趁著農閑外出打打短工, 可女人們就沒那麽多事兒了,最多也就是串串門子說說閑話。俞母那會兒年歲也不算小了,十三四的年紀, 在他們這一帶確實也是到了說親的歲數了。在聽了一耳朵俞家三兄弟的事兒後, 她就暗暗留心了起來。
之後, 一切就顯得順理成章了。哪怕俞家比俞母娘家要殷實很多,可因著俞父並非能繼承家業的長子, 所以即便兩家確有差距,這門親事還是說成了。等俞母進了門,俞父便帶著為數不多的家當, 分家單過去了。
不過,俞家爺奶其實還是屬於挺厚道的人,他們之所以偏心老大,一方面他們這兒確實有家產傳給長子的風俗,另一方面也是知曉仨兒子裏頭,長子最不堪重用,要是不給他多些家業傍身,天知曉等他們二老百年以後,長子會成啥樣。然而,再怎麽偏心長子,他們仍給當時剛分家出去的俞父備了些東西。
半畝地,三間泥墻茅草屋,五百斤的粗糧,一整套做篾器的工具,還有十貫錢和鎮上的人脈。
最後的那個人脈,指的是收篾器的店鋪掌櫃,俞家阿爺心知長子沒能耐,又感覺到自己已經年邁,索性將這些人脈盡數給了俞父,自個兒也不再繼續做篾器了。
正因為俞家阿爺的這些準備,其實俞父在分家單過之後,小日子過得也並不算差。尤其他們剛分出去時,正好是春耕結束後沒多久,哪怕住的是泥墻茅草屋,也不至於凍著。吃食方面,村裏本身也沒幾家吃的起精細糧食的,五百斤粗糧,家裏當時又僅有俞父和俞母倆口子,哪怕敞開肚子吃,那也能撐好幾個月呢。
那會兒,盡管家裏並不算寬裕,可俞母深以為自己還是掉進了福窩窩裏。雖說家務活兒都是她一個人的,可倆口子能有多少活兒?分家單過意味著頭上沒有公婆壓著,能夠自己當家做主。正好,俞父又是個木訥的性子,整個家裏等於就是俞母說了算的。
在那段時日裏,即便手頭並不寬裕,可俞母依舊覺得這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的。
後來,俞母懷孕了,頭胎就一舉得男。當然,俞大伯家也是如此,所以並不算太稀罕,可不得不說,頭胎就生了兒子,還是給了她很大的自信。
就是在長子俞承嗣出生後不久,俞三叔也分家單過了,同樣的,他也是在娶妻之後才離家的,唯一不同的是,他的媳婦兒並不是父母幫著撮合的,而是他自個兒外出當小貨郎時,認識並娶回家的。也就在同一年,在俞三叔的牽線搭橋下,俞父將篾器賣到了縣城裏,他的手藝原就極為不錯,很快就在縣城裏有了名氣,賺的錢自然也越來越多了。
再往後,俞母又懷孕了,老二俞興家出生了。偏就在次子出生後不久,她同三弟妹鬧了矛盾,恰好當時俞三叔遇到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,帶著家眷去了府城。從那以後,盡管每年的年關俞三叔都會帶妻兒回村,可兩家的關系終究還是淡了下來。
俞母並不稀罕三房,見三房去了府城,反而松了一口氣,只覺得自家是除了裏正家外,日子過得最紅火的。接下來,她又接連懷孕,生下了三子俞繼業,以及兩個閨女滿娘、秋娘。
日子一天天過去了,膝下的兒女們也在慢慢的長大,一直到俞家爺奶都相繼過世後,俞母仍堅定的認為,自家哪哪兒都是好的。
可不是嗎?公婆不在了,討人厭的妯娌去了府城,本該壓她一頭的大嫂還得拍她的馬屁,加上她男人能賺錢,長子聰慧好學前途無量,次子習得家傳篾匠手藝,三子則是個天生的莊稼把式,還有兩個模樣格外出挑的閨女……
這樣的日子,還有什麽好不滿足的?
本以為,好日子會一直持續下去,或者會越來越好。可俞母怎麽也不曾想到,年近半百,竟叫她攤上了這麽大的難題。
缺錢……
如果僅僅是錢不湊手,那倒也沒啥,橫豎家裏的口糧是留足了的,前兩年做的衣裳、棉襖也都還能用,哪怕不花一文錢,這日子仍舊可以安生的過下去。等到了來年秋收,賣了糧食不就有錢了?
可問題在於,她如今面對的並不是單純的沒錢,而是既沒錢偏花用的地方還不少。
見過了長子承嗣後,俞母心頭的壓力非但沒有減輕半分,反而愈發得愁苦了。
錢啊,去哪裏能弄到錢呢?家裏只剩下了口糧,且不說賣了口糧全家都得喝西北風,就算真的賣掉了,那些粗糧能值幾個錢?
俞母渾渾噩噩的從半山腰走到了山腳下,明明身子骨已經累得不行了,偏因著精神恍惚,完全無所察覺。整個人就好似靈魂出竅一般,只單憑著本能往前走著。
一面往前走著,一面還在盤算著要怎樣弄到錢,俞母甚至都想過了賣房賣地。當然,這是最後一步了,如若走投無路,她是決計不可能將家業敗光的。可再轉念一想,他們家還能賣什麽?除了那五畝水田十畝旱地外,能賣的不都已經賣光了嗎?
只這麽著,俞母帶著一臉的恍惚,終於在日落之前回到了鎮上。要是她一直保持如今這個狀態,估計也就是繼續本能往前走,直到回了村子裏。
可事有例外,才剛回到鎮上不久,俞母就被街角的一對母女吸引了。那當娘的瞅著跟她家滿娘差不多大小,閨女則看起來也就一歲多點兒的樣子。俞母目光掃過去的時候,當娘的正摟著閨女親香個不停,而閨女則被逗得咯咯直笑。
瞧瞧人家,母女倆感情多好啊……
俞母步子一頓,幾乎是在一瞬間,身子就掉轉了方向,徑直往鎮子另一頭走去。
羨慕人家母女倆做啥?她又不是沒有閨女,不單有,還有兩個!只不過,滿娘那頭是家裏對不住她,好好的閨女竟是嫁到了山裏。可秋娘呢?家裏替她謀劃了這麽一門好親事,也是時候報答家裏了。
這個時候,俞母下意識的忘卻了上一回鬧得不愉快,她想的是,為了長子承嗣,她願意壓著火氣原諒那個不孝順的閨女,一切都以承嗣的前途為重。
抱著這樣的想法,她同上次一樣,進了石家的側門,又在門房的邀請下,喝了一碗涼茶解解渴,之後則再度被引到了上回去過的偏廳裏等候。
近乎一模一樣的開頭,就是茶點有了些許的差別。很顯然,像石家這般講究的人家,每一季的茶水點心都是有所變化的,不但味道極佳,就連外形看起來都是格外花了心思的。
可惜的是,俞母這會兒真沒興趣關心這些,之前在門房灌的涼茶已經叫她稍稍舒坦了一些,被引到了偏廳後,她只坐在下首處,睜大眼睛看向門口。
少許,秋娘進來了。
“阿娘,聽說您來……”人未到聲先到,然而等秋娘看清楚偏廳裏的俞母後,已經出口的話,卻深深的被咽下去了。
認真說起來,她們母女倆也不算很久沒見,最多也就幾個月時日,連半年光景都沒有。可秋娘看向俞母的眼神,卻完完全全是不敢置信。
這也難怪了,上回看到俞母時,跟秋娘印象中的也沒差太多,頂多就是春耕結束後略瘦了幾分,旁的卻是一般無二的。可這回,秋收剛過沒幾日,俞母整個人都如同黑炭一般,露在外頭的皮膚,尤其是臉上的,簡直就像是抹了一層炭粉。當然,她人也更瘦了,哪怕秋收時俞家老三才是主要勞動力,可說句實話,她真沒閑著。更別提她今個兒一天背負重物走了很長的路,且很大一部分都是山路和土路,哪怕風沙並不算很大,這頂著個大太陽又悶又熱還負重前行……
只能說,門房還能認出她來,就證明那是個合格的門房,反正秋娘是不敢認了。
懵了有那麽一小會兒,秋娘滿臉遲疑的開了口:“阿娘,您這是去幹啥了?”挖煤了嗎?
“去明德書院看你大哥了。”誤以為秋娘這是放緩了語氣想要跟自己賠禮道歉,俞母心下微微好受了點兒,順口答了問話了,想著正好將話題往俞承嗣那邊引,也好說下面的事兒。
然而,真相卻是,秋娘僅僅是被她娘那黑瘦又疲憊至極的樣子給唬到了。
定了定神,秋娘打發走了身畔的丫鬟,主動落坐在俞母身畔後,便開口熱情的招呼她先喝茶吃點心。
秋娘是這麽說的:“阿娘,我給您倒杯涼茶喝,這是金銀花茶,您從沒聽說過吧?喝喝看,裏頭擱了金銀花、菊花、山芝麻,聽白大夫說,這茶能清熱解暑,生津止渴,還能去去火。”
俞母本來都想順勢提到借錢一事了,聽秋娘這麽說,到了嘴邊的話又給咽下去了,心下是滿滿的不舒坦。
不就是杯涼茶吧?哪裏來的這麽多講究?可一想到她的承嗣正缺錢花用,就算有再多的不滿,她也只能咬牙忍下來了。如此這般,她只伸手接過了茶盞,一口就灌了下去。
“慢慢來,不著急,這茶呀,還能仔細品著才有滋味。”秋娘垂下眼眸,掩去了眼底的鄙夷不屑。鄉下人就是鄉下人,連喝茶都不會,簡直就是牛嚼牡丹。
可甭管心下是怎麽想的,秋娘終是不曾露在明面上。上一回,母女倆不歡而散後,她心裏憋悶了好幾日,說不氣不怨那是不可能的,可就算再怎麽想跟娘家徹底斷了關系,她也不能做得太絕了。再說了,娘家那頭是沒啥值得她留戀的,可大哥大嫂卻還是好的,她想的是,盡可能的跟除了大哥大嫂之外的娘家人疏遠關系,可最好是和和氣氣的遠了關系,而非徹底撕破臉。
鄉下人家原就是沒臉沒皮的,可她這個石家二太太卻丟不起這個人!
最好的結果就是,一年到頭見個一兩回面,請娘家人喝喝茶吃吃點心,再說幾句體己話。要是想聽好話也容易,橫豎好話又不要錢,她一個外嫁的閨女,是應該多說兩句好話捧著娘家人一些。
秋娘的算盤打得劈裏啪啦響,自然容不得俞母不跟著她寫的話本子走,眼見俞母喝了茶,她又忙伸手掂了一塊點心遞了過去,語氣溫和的勸道:“阿娘您再嘗嘗這個,這是蜜棗糕,廚子特地做成了花卉狀,好看又好吃,嘗嘗唄。”
安耐著火氣,俞母接過那塊糕點,想也不想就丟進了嘴裏,然後喝著剩下的一點涼茶,一口氣吞了下去。
一旁的秋娘滿臉慘不忍睹的神情,卻仍然在俞母看過來時,及時恢覆了平靜,又掂了另一塊點心:“再嘗嘗這個吧,紅豆糕,也是甜味兒,阿娘您應該會喜歡的 。”
俞母這回仍是接過了糕點,卻並不往嘴裏放,而是雙眼盯著秋娘那如花似玉的臉,強壓著火氣道:“秋娘,我今個兒不是過來喝涼茶吃糕點的。”
“沒事兒,多嘗兩塊也費不了多少時間。這些糕點別說鄉下地頭了,就是在這鎮上都嘗不到。阿娘你不知曉吧?我家上個月新招了個點心廚子,原本是在縣城大酒樓裏做事兒的,這些都是他親手做的,您這輩子都吃不到的,索性多吃兩塊,回頭我讓人給你多包一些,帶回家給阿爹和哥哥姐姐嘗嘗。”
頓了頓,秋娘似是忽的想起了什麽一般,又道,“對了,許久沒聽到哥哥姐姐的信兒了,他們過得可好?”
“好。”俞母臉色黑如墨汁,偏生因著秋收曬黑了不少,一時間還真的叫人難以察覺。
“真的好?”得了回答,秋娘卻並不相信。她大哥前幾個月終於想方設法的進了明德書院,可那地方是好待的?都說明德書院出人才,可人才一多,豈不是愈發的襯得人蠢了?先前她尚未出嫁時,沒見過什麽世面,自然是大家說啥她就信啥,可等她嫁到了石家,才知曉自己先前錯得有多麽的離譜。
秀才公真的不算什麽,舉人老爺倒是稀罕了,可問題是,俞承嗣考個秀才都考了那麽多年,他真能考上舉人嗎?再一個,這秀才是年年都有的,多考幾次也沒啥,舉人是三年一次的科舉裏頭才有的,就不說七八回了,哪怕考個三回好了,這不是十年就過去了?
在石家待的這大半年裏,秋娘可聽說了不老少的東西,也終於明白了她娘做的白日夢有多可笑。不過,比起娘家的其他人,大哥大嫂對她真的不錯,所以她也不願意從她嘴裏說出關於大哥大嫂的壞話來,只要別礙著她,她還是很願意跟娘家人保持良好而疏遠的關系。
至於娘家其他人,阿爹阿娘暫且不提,橫豎這倆心裏頭都只有大哥一人。另外的兩個哥哥一個姐姐,她也是百般的看不起,二哥又蠢又作,三哥倒是只剩下一個蠢了,姐姐滿娘則是老實過了頭,又嫁了這麽個人,這輩子也就這樣了,還有什麽指望!
也因此,對於俞母說的,她哥哥姐姐都好的話,她是一點兒也不相信。
“好就好吧,以後總有機會見面的。”盡管百般不相信,秋娘卻並沒有跟俞母掰扯的意思。她也能理解俞母,畢竟是個鄉下婦人,沒見什麽世面,想著吃飽喝足這日子就是好的了?要是這麽說的,她哥哥姐姐還真是過得挺好的,橫豎餓不死!
“滿娘前些日子生了個兒子,她男人往家裏頭送了兩斤肉。”俞母再一次深呼吸,試圖將火氣壓下來,可惜這一回做得不是很成功,因此在提到滿娘時,忍不住帶出了點兒火。
秋娘誤以為俞母這是對她姐姐滿娘不滿意,心下愈發的看不慣俞母。別看她很是瞧不起滿娘,可平心而論,她並不覺得滿娘有對不起家裏的地方,人都叫你們給賣了,還是賣到了大山深處,你們還能指望她做什麽?給兩斤肉就謝天謝地吧,要是當初被賣掉的不是滿娘而是她,別說送肉了,沒送你一包耗子藥,已經算是她有良心了。
再一想,被賣掉的滿娘生了孩子往娘家送了兩斤肉,還要惹得俞母不滿,那她這個得了家裏的好處,攀上了好人家的……
“哎喲,我差點兒忘了,今晚是我那大嫂過生辰,家裏的老太太一早就添了二十兩銀子,說是要叫咱們幾個妯娌好生熱鬧熱鬧。瞧瞧我這腦子,方才還記得呢,見了阿娘您之後,就給忘到了天邊兒去。還好時間不算遲,我得趕緊回去換身妥當的衣裳,再配幾樣合適的珠釵,可不能叫我大嫂給挑出毛病來。”
說著,秋娘便起了身,一臉歉意的同俞母解釋了兩句,就喚了外頭守著的丫鬟進來,吩咐道:“去大廚房再要兩包點心,把桌上的點心也包一包,都叫她拿回去。”
話音落下後,秋娘又歉意的看了俞母一眼,告辭離開了。
俞母:………………
這還真不能怪俞母反應太慢,實在是秋娘這一番做派,如同行雲流水一般,既快速又自然。等俞母好不容易回過神來,點心已經準備好了,而她更是被丫鬟“請”出了偏廳。
站在石家大門前,俞母一口氣堵在嗓子眼裏,那可真是上不去又下不來,好懸沒憋死過去。
彼時,時辰已經不早了,也虧得如今天黑得晚,遙遙的望過去,天色將晚未晚,倒是並不妨礙她回村。其實,她也可以選擇去鎮上俞承嗣家裏住一宿,到底今個兒忙活了一天,實在是累狠了。然而最終,她還是選擇拖著疲憊的身軀回了村裏,且連飯都沒吃,就悶頭睡下了。
白眼狼!
一個兩個的都是白眼狼!!
早知道會這樣,當初一生下這幾個東西,就應該立馬將他們統統溺死在尿盆裏!!!
……
……
平白去鎮上受了一肚子的閑氣,偏事情毫無進展,俞母一整夜翻來覆去的,壓根就睡不著。及至快天明破曉了,才迷迷瞪瞪的睡過去了。
因著秋收已過,接下來都是農閑了,當然若是家裏有閑置的田地種蔬菜瓜果的話,這會兒播種,在冬日之前也能收獲一茬了。可俞家實在是沒人手做這些事兒了,俞母在這日後,也跟著病倒了,同樣不是什麽大病,就是累的。俞父也沒比她好多少,原本就因著年輕時候幹活太拼命了,落下了不少的病根,之前日子過得自在時,倒是沒發出來,如今一勞累,也跟著躺下了。再算上在秋收時累病了的俞家老三,等於他們一家三口,盡數都累趴下來了。
一模一樣的病癥,都是累的,沒必要吃藥,畢竟補藥可比普通的治病藥貴多了。行腳大夫的意思是,好生養著唄,多睡覺多喝水多吃些能調養身子的吃食。具體的話,魚啊肉啊蛋啊豆啊,都成,最好是能吃些精細糧食,那樣好得就更快了。
擱在前兩年,就這麽個方子,壓根就難不倒俞家人。
殺只雞燉個湯,湯裏下一把細面條,臥上兩個雞蛋,燙點兒小青菜,再撒碎蔥段,這不就大功告成了嗎?熱熱的吃上幾頓,啥勞累都沒了。
可惜,如今這方子對於俞家人而言,就只剩下了濃濃的嘲諷。
到了最後,還是俞家老三強撐著去竈間生火做飯,虧得他們家柴禾之類的還是準備得很齊全的,哪怕一家人有倆月不出門好了,這柴禾也仍舊夠用。待點了柴禾丟進竈眼裏,俞家老三往鍋裏加了大半鍋子的水,等水開的同時,洗了紅薯隨意的切成塊,丟進已經滾了的水裏煮著。
旁人家是紅薯加米粒煮粥喝,到了俞家老三這兒,就直接只剩下了紅薯。當然,他這種做法坑歸坑,卻不至於吃死人。正好,有主食有湯水,還有啥好不滿的?
等紅薯湯出鍋了,俞家老三拿大瓷盆裝了個半滿,先給他爹娘端去了,當然他也拿了碗和勺,至於筷子就可以省省了,直接拿勺舀著吃唄。
當然,他本人也是如此。
不知曉是俞家人的生命力旺盛,還是命不該絕,吃著這種如同豬食一般的吃食,竟仍是叫他們撐下去了。等身子骨稍稍好轉之後,俞父就跟俞家老三一道兒又開始做起了篾器,只是因著底子還是虛的,父子倆皆做不了太久,有時候真的是顫抖著手指仍咬牙堅持著,除非真的撐不住了,不然也不會去歇著。
而俞母……
繼續去鎮上騷擾秋娘了。
她也是真的沒法子,生養了三兒兩女又怎樣?如今是最有出息的長子急需錢用,偏老二跑了,其實他不跑也拿不出多少錢來。俞承嗣需要的不是一貫兩貫錢,而是至少百八十貫錢,你就是打死了俞家老二,他也沒那麽多錢呢。老三就更不用說了,從小到大手裏也沒拿過錢,再說他已經努力的在給俞父打下手了,再逼也逼不出個所以然來。
兒子沒指望,那就只能指望閨女了。可惜的是,大閨女嫁的不好,那唯一的選擇也就只剩下了嫁到了高門大戶的小閨女了。
這真的是不得已的選擇,但凡還有其他的法子,俞母是斷然不會三番兩次的登門找罪受的。
因著前不久都累病了,俞母第三次登門時,已經是一個月之後了。在她出門前夕,展易因著要趕場子,又下山來了,順便往俞家和俞大伯家各送了十枚染紅了的雞蛋。
這是他們這一帶的規矩,滿月送紅雞蛋給親近的人家。準確的說,是但凡有親眷關系的,都得送上一到兩個紅雞蛋,有些講究一些的,那是連鄰裏都送的。
展易離開村子有些年頭了,哪怕時不時的還會下山一回,可他真的不清楚俞家都有幾門親。下山之前,他倒是問了俞小滿,結果一孕傻三年的俞小滿讓他去問俞家老二,簡直就是在比誰更坑的俞家老二告訴他,家裏就兩門親,俞大伯和俞三叔。
要不是心知他二舅哥沒壞心,展易真要認為這家夥在嘲諷他了。他問的是親戚,不是近親好嗎?他就算再怎麽不知曉村裏的情況,像這種分家才二十來年的近親,肯定是知曉的。
最終,展易默默的增加了紅雞蛋的數量,打算一家送十枚。橫豎人家俞家兄妹都不怕被按上眼裏沒親眷的名頭,他怕啥?對了,還得記得給俞三叔送一份,不過這倒是不著急,正好山上的石榴快成熟了,到時候一並送去。
提到了石榴,展易也覺得有些奇怪,去年那石榴樹簡直就是滿樹的果實,且幾乎各個都是上等品。然而今年,也不知曉是為啥,瞅著比去年差了許多,仔細想想的話,大概跟前年剛發現石榴樹時差不多。
所以,石榴樹是隔年好一回?
想不明白就沒多想,展易把紅雞蛋分給了俞家和俞大伯家後,就徑自離開了。
而收了紅雞蛋的俞母愈發堅定的認為,是自己看錯了人。
早先還覺得滿娘是個白眼狼,如今瞧瞧……呃,當然其實也沒有多好,畢竟她也只送過兩回肉一回魚並這一回的紅雞蛋。可有時候,就怕一個對比,興許滿娘不是最好的,可跟秋娘比起來,簡直就是太好了。
被再度激發了怒氣的俞母,連著吃倆紅雞蛋,好懸沒把自己給噎死,並於兩天後,殺氣騰騰的離村去尋秋娘了。
俞母恨死了秋娘,要不是錢財還未借到手,她都能上演手撕秋娘了。可她並不知曉,秋娘對她的恨意一點兒也不少於她。
之前兩次登門拜訪好歹中間隔了幾個月時間,可這回卻是連著的。反正在秋娘看來,一個月的時間根本就不算什麽,試想想,萬一俞母來了興致,每個月都跑到鎮上去瞧她,那她該怎麽辦?一頭撞死算了!
黑著臉出來見俞母,秋娘內心是百般的不情願,可石家重規矩,雖然禁止女眷在無男丁的陪同下外出,但若是親家來拜訪卻是允許的。當然,一樣是不允許見外男,哪怕那個外男是親爹親哥也不準,可很顯然,親娘不在此列。
秋娘很想讓門房不許俞母進入,可她更看重自己的顏面,說到底,俞母是她親娘,這當娘的將閨女轟出家門倒是沒啥,可要是一旦反過來了,她這名聲算是不用要了。
不得已,秋娘只能勉強自己盡可能保持平靜的去見俞母,當然茶水點心依然不會少,這其實根本就不是秋娘安排的,而是石家原就有的規矩,畢竟那是姻親。
而這一回,不等秋娘開口勸吃勸喝的,俞母便已經開門見山的將來意給道明了。
借錢,就是要借錢,且數額還不少,張口就是一百貫錢。又因著上回被俞承嗣勸過,俞母很快又補充道,沒有一百貫錢也沒關系,給銀子,或者給銀的頭面首飾,都成,反正她不挑。
這下,卻是輪到秋娘氣得變了臉色。
她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,這世上怎會有這般無恥的人。更叫她恨得咬牙切齒的是,這般無恥的人竟然還是她的親生母親。
“阿娘,你這是鐵了心要把我往死裏逼?對,你是說了不用叫我跟夫家要錢,只要我的嫁妝錢。可你有沒有想過,我的嫁妝那都是過了明路的,多少人瞧著擡進石家大門的?你說借就借走了,到時候叫我怎麽交代?告訴他們,嫁妝都叫我娘家人拿去了?真要是這樣,你們為啥不幹脆別叫我帶著嫁妝進門呢?你就不能替我想想?”
說著說著,秋娘淚如雨下,“我容易嗎?你們不說替我撐腰,倒是一個勁兒的惦記我那點子嫁妝。阿娘,算我求你了,你醒醒吧!”
“啥意思?”俞母被她哭得心煩意亂,下意識的脫口而出。
“阿娘,以前是我不知事兒,更不懂得科舉裏頭的彎彎繞繞。其實,有些話我上回就想同你說了,就是生怕你聽了不高興,這才忍住了沒開口。可我這會兒不想忍了,我覺得是時候叫你知道真相了。”
俞母愈發楞神了,偏她還記得自己有事相求,只能咬牙道:“你想說啥就說吧,不過別想岔開話題,我今個兒是來跟你借錢的。”
“借錢?借錢是為了啥?算了,我也不用問,還能是為了啥呢?二哥三哥雖然沒啥本事,可也不是會禍害錢的人,姐姐就更不用說了,她都嫁出去了,就算夫家那頭缺錢,就她那性子,絕不會回娘家同你伸手要錢的。”秋娘眼裏透過一絲憤恨,要說上回她還想念著大哥大嫂對她的好,如今卻是丁點兒不剩了。
沒法子,原就沒太深的感情,哪裏經得起禍霍?一想到俞母將來可能會隔三差五的來石家尋她要錢,秋娘除了恨還是恨,順便也記恨上了俞承嗣。
她就說俞承嗣沒那麽好心,說什麽給她尋個好人家,好叫她過上好日子,其實說白了還不是為了自己?就算在這門親事上,家裏的確出了力,可別忘了,她的嫁妝裏,絕大部分都是來自於石家這邊下的聘禮。至於娘家的添妝,壓根就不值一提,充數的罷了。
“還是為了大哥吧?”
話是疑問句,可秋娘語氣裏卻是滿滿的篤定。當然,事實上她確實猜對了。
俞母當然不能反駁,因而只點頭道:“對,就是為了你大哥。秋娘,算阿娘求你了,這錢就當是你大哥借你的,不會借太久的,最多也就一年光景。你想想,明年秋日裏不就要鄉試了嗎?到時候你大哥考上了舉人,叫他連本帶利……哦不,叫他翻倍還給你。你這會兒借他一百貫錢,叫他還你兩百貫!”
哪怕俞母覺得自己已經很有誠意了,可秋娘卻仍是在心裏翻白眼。
呵呵,連本帶利。
呵呵呵,翻倍還錢。
秋娘真的很想問問,你咋就那麽有信心,俞承嗣一定能考上舉人呢?你知道舉人是什麽意思嗎?或者說,你知不知道咱們整個縣裏,已經很多很多年沒出舉人了。對了,要只算平安鎮的話,那就是從來沒出過舉人,更別提上河村了。
從來沒有!!
本朝的規矩是,考上了舉人以後,就可以直接當官了。當然,若是還想繼續上進,可以去京城裏繼續考,萬一祖上冒青煙,高中進士,那就是真的前途無量了。
可舉人也不差啊,起碼謀個七品官還是可以的。別以為七品就是芝麻官了,擱在上河村,裏正都是一方人物,七品是什麽概念?
縣太爺!父母官!
整個縣城都是他說了算的,這下你還認為七品僅僅是個芝麻官?況且,只要官當得好,遲早都能升官的。到時候,整個家族就不一樣了。
要是俞承嗣真有當舉人老爺的命,別說一百貫錢了,就是一千貫錢,秋娘也幫他弄到手。自己的嫁妝不夠無所謂,可以跟夫家那頭借啊。可這些的前提卻是,俞承嗣真有這個命!!
其他人信不信秋娘並不知曉,反正她是不相信的。
眼見俞母又要開口相勸,秋娘長嘆一口氣,用那種格外慈悲的語氣勸道:“阿娘,你真的該醒醒了,別再做這些白日夢了。放棄吧,這會兒放棄家底還沒有被完全掏空,要是你再怎麽下去,俞家怕是真的要徹底敗落了。”
考個秀才考了四五回才中,舉人的難度比秀才高出了十倍八倍都不止,那豈不是至少得考個四五十回?問題是,考舉人是三年一次的,俞承嗣就算是考到了白發蒼蒼,他也中不了啊!
可惜,自古實話沒人信,秋娘就算說的再怎麽真誠,俞母仍舊堅信只要再苦熬個一年,她的承嗣就一定能成為舉人老爺。
“你就說吧,借不借。”俞母懶得再磨嘰,索性打開天窗說亮話。
秋娘苦勸了許久,見俞母仍舊這般執迷不悟,當下也跟著失了耐心:“阿娘,你就非要我說大實話?成,那我直說好了,就大哥那樣兒,考個秀才都費勁兒,這輩子怕是沒希望中舉了。你呀,快些收手,別到時候把全部家當都搭進去了。”
啪——
忠言逆耳啊,擱在秋娘身上那是大實話傷臉啊!
沒等她掩面離去,俞母再度擡手,又一聲“啪”,給她來了個對稱臉。
別看俞母才剛病愈,可她幹慣了活兒,那巴掌下去,真不是開玩笑的。頭一次登門好歹還留了力,這回卻是因著極度的失望和憤怒,幾乎用了全部力氣,毫不留情的扇在了秋娘臉頰上。
第一巴掌打得秋娘完全楞住了,第二巴掌在打了個對稱的同時,幾乎把秋娘扇倒在地。
“俞秋娘,我算是看透你了!有本事你這輩子都那麽硬氣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缺錢的感覺是咋樣的?
擱在早些年, 俞母一定答不上來。其實,她的娘家條件並不算好, 最多也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, 一年裏頭有大半年都是混個水飽, 好在因著周遭的人家都是這般過日子的, 所以她也沒啥好說的, 甚至於在很長一段時間裏,覺得所有人都是這麽過日子的。
俞母的娘家並不在上河村,不過距離也不是特別遠,加上她娘家有個堂姑嫁到了上河村裏, 在一次很偶然的機會裏,她知曉了俞家的情況,當然是通過聽閑話得知的。
鄉下人家嘛, 男人還可以趁著農閑外出打打短工, 可女人們就沒那麽多事兒了,最多也就是串串門子說說閑話。俞母那會兒年歲也不算小了,十三四的年紀, 在他們這一帶確實也是到了說親的歲數了。在聽了一耳朵俞家三兄弟的事兒後, 她就暗暗留心了起來。
之後, 一切就顯得順理成章了。哪怕俞家比俞母娘家要殷實很多,可因著俞父並非能繼承家業的長子, 所以即便兩家確有差距,這門親事還是說成了。等俞母進了門,俞父便帶著為數不多的家當, 分家單過去了。
不過,俞家爺奶其實還是屬於挺厚道的人,他們之所以偏心老大,一方面他們這兒確實有家產傳給長子的風俗,另一方面也是知曉仨兒子裏頭,長子最不堪重用,要是不給他多些家業傍身,天知曉等他們二老百年以後,長子會成啥樣。然而,再怎麽偏心長子,他們仍給當時剛分家出去的俞父備了些東西。
半畝地,三間泥墻茅草屋,五百斤的粗糧,一整套做篾器的工具,還有十貫錢和鎮上的人脈。
最後的那個人脈,指的是收篾器的店鋪掌櫃,俞家阿爺心知長子沒能耐,又感覺到自己已經年邁,索性將這些人脈盡數給了俞父,自個兒也不再繼續做篾器了。
正因為俞家阿爺的這些準備,其實俞父在分家單過之後,小日子過得也並不算差。尤其他們剛分出去時,正好是春耕結束後沒多久,哪怕住的是泥墻茅草屋,也不至於凍著。吃食方面,村裏本身也沒幾家吃的起精細糧食的,五百斤粗糧,家裏當時又僅有俞父和俞母倆口子,哪怕敞開肚子吃,那也能撐好幾個月呢。
那會兒,盡管家裏並不算寬裕,可俞母深以為自己還是掉進了福窩窩裏。雖說家務活兒都是她一個人的,可倆口子能有多少活兒?分家單過意味著頭上沒有公婆壓著,能夠自己當家做主。正好,俞父又是個木訥的性子,整個家裏等於就是俞母說了算的。
在那段時日裏,即便手頭並不寬裕,可俞母依舊覺得這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的。
後來,俞母懷孕了,頭胎就一舉得男。當然,俞大伯家也是如此,所以並不算太稀罕,可不得不說,頭胎就生了兒子,還是給了她很大的自信。
就是在長子俞承嗣出生後不久,俞三叔也分家單過了,同樣的,他也是在娶妻之後才離家的,唯一不同的是,他的媳婦兒並不是父母幫著撮合的,而是他自個兒外出當小貨郎時,認識並娶回家的。也就在同一年,在俞三叔的牽線搭橋下,俞父將篾器賣到了縣城裏,他的手藝原就極為不錯,很快就在縣城裏有了名氣,賺的錢自然也越來越多了。
再往後,俞母又懷孕了,老二俞興家出生了。偏就在次子出生後不久,她同三弟妹鬧了矛盾,恰好當時俞三叔遇到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,帶著家眷去了府城。從那以後,盡管每年的年關俞三叔都會帶妻兒回村,可兩家的關系終究還是淡了下來。
俞母並不稀罕三房,見三房去了府城,反而松了一口氣,只覺得自家是除了裏正家外,日子過得最紅火的。接下來,她又接連懷孕,生下了三子俞繼業,以及兩個閨女滿娘、秋娘。
日子一天天過去了,膝下的兒女們也在慢慢的長大,一直到俞家爺奶都相繼過世後,俞母仍堅定的認為,自家哪哪兒都是好的。
可不是嗎?公婆不在了,討人厭的妯娌去了府城,本該壓她一頭的大嫂還得拍她的馬屁,加上她男人能賺錢,長子聰慧好學前途無量,次子習得家傳篾匠手藝,三子則是個天生的莊稼把式,還有兩個模樣格外出挑的閨女……
這樣的日子,還有什麽好不滿足的?
本以為,好日子會一直持續下去,或者會越來越好。可俞母怎麽也不曾想到,年近半百,竟叫她攤上了這麽大的難題。
缺錢……
如果僅僅是錢不湊手,那倒也沒啥,橫豎家裏的口糧是留足了的,前兩年做的衣裳、棉襖也都還能用,哪怕不花一文錢,這日子仍舊可以安生的過下去。等到了來年秋收,賣了糧食不就有錢了?
可問題在於,她如今面對的並不是單純的沒錢,而是既沒錢偏花用的地方還不少。
見過了長子承嗣後,俞母心頭的壓力非但沒有減輕半分,反而愈發得愁苦了。
錢啊,去哪裏能弄到錢呢?家裏只剩下了口糧,且不說賣了口糧全家都得喝西北風,就算真的賣掉了,那些粗糧能值幾個錢?
俞母渾渾噩噩的從半山腰走到了山腳下,明明身子骨已經累得不行了,偏因著精神恍惚,完全無所察覺。整個人就好似靈魂出竅一般,只單憑著本能往前走著。
一面往前走著,一面還在盤算著要怎樣弄到錢,俞母甚至都想過了賣房賣地。當然,這是最後一步了,如若走投無路,她是決計不可能將家業敗光的。可再轉念一想,他們家還能賣什麽?除了那五畝水田十畝旱地外,能賣的不都已經賣光了嗎?
只這麽著,俞母帶著一臉的恍惚,終於在日落之前回到了鎮上。要是她一直保持如今這個狀態,估計也就是繼續本能往前走,直到回了村子裏。
可事有例外,才剛回到鎮上不久,俞母就被街角的一對母女吸引了。那當娘的瞅著跟她家滿娘差不多大小,閨女則看起來也就一歲多點兒的樣子。俞母目光掃過去的時候,當娘的正摟著閨女親香個不停,而閨女則被逗得咯咯直笑。
瞧瞧人家,母女倆感情多好啊……
俞母步子一頓,幾乎是在一瞬間,身子就掉轉了方向,徑直往鎮子另一頭走去。
羨慕人家母女倆做啥?她又不是沒有閨女,不單有,還有兩個!只不過,滿娘那頭是家裏對不住她,好好的閨女竟是嫁到了山裏。可秋娘呢?家裏替她謀劃了這麽一門好親事,也是時候報答家裏了。
這個時候,俞母下意識的忘卻了上一回鬧得不愉快,她想的是,為了長子承嗣,她願意壓著火氣原諒那個不孝順的閨女,一切都以承嗣的前途為重。
抱著這樣的想法,她同上次一樣,進了石家的側門,又在門房的邀請下,喝了一碗涼茶解解渴,之後則再度被引到了上回去過的偏廳裏等候。
近乎一模一樣的開頭,就是茶點有了些許的差別。很顯然,像石家這般講究的人家,每一季的茶水點心都是有所變化的,不但味道極佳,就連外形看起來都是格外花了心思的。
可惜的是,俞母這會兒真沒興趣關心這些,之前在門房灌的涼茶已經叫她稍稍舒坦了一些,被引到了偏廳後,她只坐在下首處,睜大眼睛看向門口。
少許,秋娘進來了。
“阿娘,聽說您來……”人未到聲先到,然而等秋娘看清楚偏廳裏的俞母後,已經出口的話,卻深深的被咽下去了。
認真說起來,她們母女倆也不算很久沒見,最多也就幾個月時日,連半年光景都沒有。可秋娘看向俞母的眼神,卻完完全全是不敢置信。
這也難怪了,上回看到俞母時,跟秋娘印象中的也沒差太多,頂多就是春耕結束後略瘦了幾分,旁的卻是一般無二的。可這回,秋收剛過沒幾日,俞母整個人都如同黑炭一般,露在外頭的皮膚,尤其是臉上的,簡直就像是抹了一層炭粉。當然,她人也更瘦了,哪怕秋收時俞家老三才是主要勞動力,可說句實話,她真沒閑著。更別提她今個兒一天背負重物走了很長的路,且很大一部分都是山路和土路,哪怕風沙並不算很大,這頂著個大太陽又悶又熱還負重前行……
只能說,門房還能認出她來,就證明那是個合格的門房,反正秋娘是不敢認了。
懵了有那麽一小會兒,秋娘滿臉遲疑的開了口:“阿娘,您這是去幹啥了?”挖煤了嗎?
“去明德書院看你大哥了。”誤以為秋娘這是放緩了語氣想要跟自己賠禮道歉,俞母心下微微好受了點兒,順口答了問話了,想著正好將話題往俞承嗣那邊引,也好說下面的事兒。
然而,真相卻是,秋娘僅僅是被她娘那黑瘦又疲憊至極的樣子給唬到了。
定了定神,秋娘打發走了身畔的丫鬟,主動落坐在俞母身畔後,便開口熱情的招呼她先喝茶吃點心。
秋娘是這麽說的:“阿娘,我給您倒杯涼茶喝,這是金銀花茶,您從沒聽說過吧?喝喝看,裏頭擱了金銀花、菊花、山芝麻,聽白大夫說,這茶能清熱解暑,生津止渴,還能去去火。”
俞母本來都想順勢提到借錢一事了,聽秋娘這麽說,到了嘴邊的話又給咽下去了,心下是滿滿的不舒坦。
不就是杯涼茶吧?哪裏來的這麽多講究?可一想到她的承嗣正缺錢花用,就算有再多的不滿,她也只能咬牙忍下來了。如此這般,她只伸手接過了茶盞,一口就灌了下去。
“慢慢來,不著急,這茶呀,還能仔細品著才有滋味。”秋娘垂下眼眸,掩去了眼底的鄙夷不屑。鄉下人就是鄉下人,連喝茶都不會,簡直就是牛嚼牡丹。
可甭管心下是怎麽想的,秋娘終是不曾露在明面上。上一回,母女倆不歡而散後,她心裏憋悶了好幾日,說不氣不怨那是不可能的,可就算再怎麽想跟娘家徹底斷了關系,她也不能做得太絕了。再說了,娘家那頭是沒啥值得她留戀的,可大哥大嫂卻還是好的,她想的是,盡可能的跟除了大哥大嫂之外的娘家人疏遠關系,可最好是和和氣氣的遠了關系,而非徹底撕破臉。
鄉下人家原就是沒臉沒皮的,可她這個石家二太太卻丟不起這個人!
最好的結果就是,一年到頭見個一兩回面,請娘家人喝喝茶吃吃點心,再說幾句體己話。要是想聽好話也容易,橫豎好話又不要錢,她一個外嫁的閨女,是應該多說兩句好話捧著娘家人一些。
秋娘的算盤打得劈裏啪啦響,自然容不得俞母不跟著她寫的話本子走,眼見俞母喝了茶,她又忙伸手掂了一塊點心遞了過去,語氣溫和的勸道:“阿娘您再嘗嘗這個,這是蜜棗糕,廚子特地做成了花卉狀,好看又好吃,嘗嘗唄。”
安耐著火氣,俞母接過那塊糕點,想也不想就丟進了嘴裏,然後喝著剩下的一點涼茶,一口氣吞了下去。
一旁的秋娘滿臉慘不忍睹的神情,卻仍然在俞母看過來時,及時恢覆了平靜,又掂了另一塊點心:“再嘗嘗這個吧,紅豆糕,也是甜味兒,阿娘您應該會喜歡的 。”
俞母這回仍是接過了糕點,卻並不往嘴裏放,而是雙眼盯著秋娘那如花似玉的臉,強壓著火氣道:“秋娘,我今個兒不是過來喝涼茶吃糕點的。”
“沒事兒,多嘗兩塊也費不了多少時間。這些糕點別說鄉下地頭了,就是在這鎮上都嘗不到。阿娘你不知曉吧?我家上個月新招了個點心廚子,原本是在縣城大酒樓裏做事兒的,這些都是他親手做的,您這輩子都吃不到的,索性多吃兩塊,回頭我讓人給你多包一些,帶回家給阿爹和哥哥姐姐嘗嘗。”
頓了頓,秋娘似是忽的想起了什麽一般,又道,“對了,許久沒聽到哥哥姐姐的信兒了,他們過得可好?”
“好。”俞母臉色黑如墨汁,偏生因著秋收曬黑了不少,一時間還真的叫人難以察覺。
“真的好?”得了回答,秋娘卻並不相信。她大哥前幾個月終於想方設法的進了明德書院,可那地方是好待的?都說明德書院出人才,可人才一多,豈不是愈發的襯得人蠢了?先前她尚未出嫁時,沒見過什麽世面,自然是大家說啥她就信啥,可等她嫁到了石家,才知曉自己先前錯得有多麽的離譜。
秀才公真的不算什麽,舉人老爺倒是稀罕了,可問題是,俞承嗣考個秀才都考了那麽多年,他真能考上舉人嗎?再一個,這秀才是年年都有的,多考幾次也沒啥,舉人是三年一次的科舉裏頭才有的,就不說七八回了,哪怕考個三回好了,這不是十年就過去了?
在石家待的這大半年裏,秋娘可聽說了不老少的東西,也終於明白了她娘做的白日夢有多可笑。不過,比起娘家的其他人,大哥大嫂對她真的不錯,所以她也不願意從她嘴裏說出關於大哥大嫂的壞話來,只要別礙著她,她還是很願意跟娘家人保持良好而疏遠的關系。
至於娘家其他人,阿爹阿娘暫且不提,橫豎這倆心裏頭都只有大哥一人。另外的兩個哥哥一個姐姐,她也是百般的看不起,二哥又蠢又作,三哥倒是只剩下一個蠢了,姐姐滿娘則是老實過了頭,又嫁了這麽個人,這輩子也就這樣了,還有什麽指望!
也因此,對於俞母說的,她哥哥姐姐都好的話,她是一點兒也不相信。
“好就好吧,以後總有機會見面的。”盡管百般不相信,秋娘卻並沒有跟俞母掰扯的意思。她也能理解俞母,畢竟是個鄉下婦人,沒見什麽世面,想著吃飽喝足這日子就是好的了?要是這麽說的,她哥哥姐姐還真是過得挺好的,橫豎餓不死!
“滿娘前些日子生了個兒子,她男人往家裏頭送了兩斤肉。”俞母再一次深呼吸,試圖將火氣壓下來,可惜這一回做得不是很成功,因此在提到滿娘時,忍不住帶出了點兒火。
秋娘誤以為俞母這是對她姐姐滿娘不滿意,心下愈發的看不慣俞母。別看她很是瞧不起滿娘,可平心而論,她並不覺得滿娘有對不起家裏的地方,人都叫你們給賣了,還是賣到了大山深處,你們還能指望她做什麽?給兩斤肉就謝天謝地吧,要是當初被賣掉的不是滿娘而是她,別說送肉了,沒送你一包耗子藥,已經算是她有良心了。
再一想,被賣掉的滿娘生了孩子往娘家送了兩斤肉,還要惹得俞母不滿,那她這個得了家裏的好處,攀上了好人家的……
“哎喲,我差點兒忘了,今晚是我那大嫂過生辰,家裏的老太太一早就添了二十兩銀子,說是要叫咱們幾個妯娌好生熱鬧熱鬧。瞧瞧我這腦子,方才還記得呢,見了阿娘您之後,就給忘到了天邊兒去。還好時間不算遲,我得趕緊回去換身妥當的衣裳,再配幾樣合適的珠釵,可不能叫我大嫂給挑出毛病來。”
說著,秋娘便起了身,一臉歉意的同俞母解釋了兩句,就喚了外頭守著的丫鬟進來,吩咐道:“去大廚房再要兩包點心,把桌上的點心也包一包,都叫她拿回去。”
話音落下後,秋娘又歉意的看了俞母一眼,告辭離開了。
俞母:………………
這還真不能怪俞母反應太慢,實在是秋娘這一番做派,如同行雲流水一般,既快速又自然。等俞母好不容易回過神來,點心已經準備好了,而她更是被丫鬟“請”出了偏廳。
站在石家大門前,俞母一口氣堵在嗓子眼裏,那可真是上不去又下不來,好懸沒憋死過去。
彼時,時辰已經不早了,也虧得如今天黑得晚,遙遙的望過去,天色將晚未晚,倒是並不妨礙她回村。其實,她也可以選擇去鎮上俞承嗣家裏住一宿,到底今個兒忙活了一天,實在是累狠了。然而最終,她還是選擇拖著疲憊的身軀回了村裏,且連飯都沒吃,就悶頭睡下了。
白眼狼!
一個兩個的都是白眼狼!!
早知道會這樣,當初一生下這幾個東西,就應該立馬將他們統統溺死在尿盆裏!!!
……
……
平白去鎮上受了一肚子的閑氣,偏事情毫無進展,俞母一整夜翻來覆去的,壓根就睡不著。及至快天明破曉了,才迷迷瞪瞪的睡過去了。
因著秋收已過,接下來都是農閑了,當然若是家裏有閑置的田地種蔬菜瓜果的話,這會兒播種,在冬日之前也能收獲一茬了。可俞家實在是沒人手做這些事兒了,俞母在這日後,也跟著病倒了,同樣不是什麽大病,就是累的。俞父也沒比她好多少,原本就因著年輕時候幹活太拼命了,落下了不少的病根,之前日子過得自在時,倒是沒發出來,如今一勞累,也跟著躺下了。再算上在秋收時累病了的俞家老三,等於他們一家三口,盡數都累趴下來了。
一模一樣的病癥,都是累的,沒必要吃藥,畢竟補藥可比普通的治病藥貴多了。行腳大夫的意思是,好生養著唄,多睡覺多喝水多吃些能調養身子的吃食。具體的話,魚啊肉啊蛋啊豆啊,都成,最好是能吃些精細糧食,那樣好得就更快了。
擱在前兩年,就這麽個方子,壓根就難不倒俞家人。
殺只雞燉個湯,湯裏下一把細面條,臥上兩個雞蛋,燙點兒小青菜,再撒碎蔥段,這不就大功告成了嗎?熱熱的吃上幾頓,啥勞累都沒了。
可惜,如今這方子對於俞家人而言,就只剩下了濃濃的嘲諷。
到了最後,還是俞家老三強撐著去竈間生火做飯,虧得他們家柴禾之類的還是準備得很齊全的,哪怕一家人有倆月不出門好了,這柴禾也仍舊夠用。待點了柴禾丟進竈眼裏,俞家老三往鍋裏加了大半鍋子的水,等水開的同時,洗了紅薯隨意的切成塊,丟進已經滾了的水裏煮著。
旁人家是紅薯加米粒煮粥喝,到了俞家老三這兒,就直接只剩下了紅薯。當然,他這種做法坑歸坑,卻不至於吃死人。正好,有主食有湯水,還有啥好不滿的?
等紅薯湯出鍋了,俞家老三拿大瓷盆裝了個半滿,先給他爹娘端去了,當然他也拿了碗和勺,至於筷子就可以省省了,直接拿勺舀著吃唄。
當然,他本人也是如此。
不知曉是俞家人的生命力旺盛,還是命不該絕,吃著這種如同豬食一般的吃食,竟仍是叫他們撐下去了。等身子骨稍稍好轉之後,俞父就跟俞家老三一道兒又開始做起了篾器,只是因著底子還是虛的,父子倆皆做不了太久,有時候真的是顫抖著手指仍咬牙堅持著,除非真的撐不住了,不然也不會去歇著。
而俞母……
繼續去鎮上騷擾秋娘了。
她也是真的沒法子,生養了三兒兩女又怎樣?如今是最有出息的長子急需錢用,偏老二跑了,其實他不跑也拿不出多少錢來。俞承嗣需要的不是一貫兩貫錢,而是至少百八十貫錢,你就是打死了俞家老二,他也沒那麽多錢呢。老三就更不用說了,從小到大手裏也沒拿過錢,再說他已經努力的在給俞父打下手了,再逼也逼不出個所以然來。
兒子沒指望,那就只能指望閨女了。可惜的是,大閨女嫁的不好,那唯一的選擇也就只剩下了嫁到了高門大戶的小閨女了。
這真的是不得已的選擇,但凡還有其他的法子,俞母是斷然不會三番兩次的登門找罪受的。
因著前不久都累病了,俞母第三次登門時,已經是一個月之後了。在她出門前夕,展易因著要趕場子,又下山來了,順便往俞家和俞大伯家各送了十枚染紅了的雞蛋。
這是他們這一帶的規矩,滿月送紅雞蛋給親近的人家。準確的說,是但凡有親眷關系的,都得送上一到兩個紅雞蛋,有些講究一些的,那是連鄰裏都送的。
展易離開村子有些年頭了,哪怕時不時的還會下山一回,可他真的不清楚俞家都有幾門親。下山之前,他倒是問了俞小滿,結果一孕傻三年的俞小滿讓他去問俞家老二,簡直就是在比誰更坑的俞家老二告訴他,家裏就兩門親,俞大伯和俞三叔。
要不是心知他二舅哥沒壞心,展易真要認為這家夥在嘲諷他了。他問的是親戚,不是近親好嗎?他就算再怎麽不知曉村裏的情況,像這種分家才二十來年的近親,肯定是知曉的。
最終,展易默默的增加了紅雞蛋的數量,打算一家送十枚。橫豎人家俞家兄妹都不怕被按上眼裏沒親眷的名頭,他怕啥?對了,還得記得給俞三叔送一份,不過這倒是不著急,正好山上的石榴快成熟了,到時候一並送去。
提到了石榴,展易也覺得有些奇怪,去年那石榴樹簡直就是滿樹的果實,且幾乎各個都是上等品。然而今年,也不知曉是為啥,瞅著比去年差了許多,仔細想想的話,大概跟前年剛發現石榴樹時差不多。
所以,石榴樹是隔年好一回?
想不明白就沒多想,展易把紅雞蛋分給了俞家和俞大伯家後,就徑自離開了。
而收了紅雞蛋的俞母愈發堅定的認為,是自己看錯了人。
早先還覺得滿娘是個白眼狼,如今瞧瞧……呃,當然其實也沒有多好,畢竟她也只送過兩回肉一回魚並這一回的紅雞蛋。可有時候,就怕一個對比,興許滿娘不是最好的,可跟秋娘比起來,簡直就是太好了。
被再度激發了怒氣的俞母,連著吃倆紅雞蛋,好懸沒把自己給噎死,並於兩天後,殺氣騰騰的離村去尋秋娘了。
俞母恨死了秋娘,要不是錢財還未借到手,她都能上演手撕秋娘了。可她並不知曉,秋娘對她的恨意一點兒也不少於她。
之前兩次登門拜訪好歹中間隔了幾個月時間,可這回卻是連著的。反正在秋娘看來,一個月的時間根本就不算什麽,試想想,萬一俞母來了興致,每個月都跑到鎮上去瞧她,那她該怎麽辦?一頭撞死算了!
黑著臉出來見俞母,秋娘內心是百般的不情願,可石家重規矩,雖然禁止女眷在無男丁的陪同下外出,但若是親家來拜訪卻是允許的。當然,一樣是不允許見外男,哪怕那個外男是親爹親哥也不準,可很顯然,親娘不在此列。
秋娘很想讓門房不許俞母進入,可她更看重自己的顏面,說到底,俞母是她親娘,這當娘的將閨女轟出家門倒是沒啥,可要是一旦反過來了,她這名聲算是不用要了。
不得已,秋娘只能勉強自己盡可能保持平靜的去見俞母,當然茶水點心依然不會少,這其實根本就不是秋娘安排的,而是石家原就有的規矩,畢竟那是姻親。
而這一回,不等秋娘開口勸吃勸喝的,俞母便已經開門見山的將來意給道明了。
借錢,就是要借錢,且數額還不少,張口就是一百貫錢。又因著上回被俞承嗣勸過,俞母很快又補充道,沒有一百貫錢也沒關系,給銀子,或者給銀的頭面首飾,都成,反正她不挑。
這下,卻是輪到秋娘氣得變了臉色。
她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,這世上怎會有這般無恥的人。更叫她恨得咬牙切齒的是,這般無恥的人竟然還是她的親生母親。
“阿娘,你這是鐵了心要把我往死裏逼?對,你是說了不用叫我跟夫家要錢,只要我的嫁妝錢。可你有沒有想過,我的嫁妝那都是過了明路的,多少人瞧著擡進石家大門的?你說借就借走了,到時候叫我怎麽交代?告訴他們,嫁妝都叫我娘家人拿去了?真要是這樣,你們為啥不幹脆別叫我帶著嫁妝進門呢?你就不能替我想想?”
說著說著,秋娘淚如雨下,“我容易嗎?你們不說替我撐腰,倒是一個勁兒的惦記我那點子嫁妝。阿娘,算我求你了,你醒醒吧!”
“啥意思?”俞母被她哭得心煩意亂,下意識的脫口而出。
“阿娘,以前是我不知事兒,更不懂得科舉裏頭的彎彎繞繞。其實,有些話我上回就想同你說了,就是生怕你聽了不高興,這才忍住了沒開口。可我這會兒不想忍了,我覺得是時候叫你知道真相了。”
俞母愈發楞神了,偏她還記得自己有事相求,只能咬牙道:“你想說啥就說吧,不過別想岔開話題,我今個兒是來跟你借錢的。”
“借錢?借錢是為了啥?算了,我也不用問,還能是為了啥呢?二哥三哥雖然沒啥本事,可也不是會禍害錢的人,姐姐就更不用說了,她都嫁出去了,就算夫家那頭缺錢,就她那性子,絕不會回娘家同你伸手要錢的。”秋娘眼裏透過一絲憤恨,要說上回她還想念著大哥大嫂對她的好,如今卻是丁點兒不剩了。
沒法子,原就沒太深的感情,哪裏經得起禍霍?一想到俞母將來可能會隔三差五的來石家尋她要錢,秋娘除了恨還是恨,順便也記恨上了俞承嗣。
她就說俞承嗣沒那麽好心,說什麽給她尋個好人家,好叫她過上好日子,其實說白了還不是為了自己?就算在這門親事上,家裏的確出了力,可別忘了,她的嫁妝裏,絕大部分都是來自於石家這邊下的聘禮。至於娘家的添妝,壓根就不值一提,充數的罷了。
“還是為了大哥吧?”
話是疑問句,可秋娘語氣裏卻是滿滿的篤定。當然,事實上她確實猜對了。
俞母當然不能反駁,因而只點頭道:“對,就是為了你大哥。秋娘,算阿娘求你了,這錢就當是你大哥借你的,不會借太久的,最多也就一年光景。你想想,明年秋日裏不就要鄉試了嗎?到時候你大哥考上了舉人,叫他連本帶利……哦不,叫他翻倍還給你。你這會兒借他一百貫錢,叫他還你兩百貫!”
哪怕俞母覺得自己已經很有誠意了,可秋娘卻仍是在心裏翻白眼。
呵呵,連本帶利。
呵呵呵,翻倍還錢。
秋娘真的很想問問,你咋就那麽有信心,俞承嗣一定能考上舉人呢?你知道舉人是什麽意思嗎?或者說,你知不知道咱們整個縣裏,已經很多很多年沒出舉人了。對了,要只算平安鎮的話,那就是從來沒出過舉人,更別提上河村了。
從來沒有!!
本朝的規矩是,考上了舉人以後,就可以直接當官了。當然,若是還想繼續上進,可以去京城裏繼續考,萬一祖上冒青煙,高中進士,那就是真的前途無量了。
可舉人也不差啊,起碼謀個七品官還是可以的。別以為七品就是芝麻官了,擱在上河村,裏正都是一方人物,七品是什麽概念?
縣太爺!父母官!
整個縣城都是他說了算的,這下你還認為七品僅僅是個芝麻官?況且,只要官當得好,遲早都能升官的。到時候,整個家族就不一樣了。
要是俞承嗣真有當舉人老爺的命,別說一百貫錢了,就是一千貫錢,秋娘也幫他弄到手。自己的嫁妝不夠無所謂,可以跟夫家那頭借啊。可這些的前提卻是,俞承嗣真有這個命!!
其他人信不信秋娘並不知曉,反正她是不相信的。
眼見俞母又要開口相勸,秋娘長嘆一口氣,用那種格外慈悲的語氣勸道:“阿娘,你真的該醒醒了,別再做這些白日夢了。放棄吧,這會兒放棄家底還沒有被完全掏空,要是你再怎麽下去,俞家怕是真的要徹底敗落了。”
考個秀才考了四五回才中,舉人的難度比秀才高出了十倍八倍都不止,那豈不是至少得考個四五十回?問題是,考舉人是三年一次的,俞承嗣就算是考到了白發蒼蒼,他也中不了啊!
可惜,自古實話沒人信,秋娘就算說的再怎麽真誠,俞母仍舊堅信只要再苦熬個一年,她的承嗣就一定能成為舉人老爺。
“你就說吧,借不借。”俞母懶得再磨嘰,索性打開天窗說亮話。
秋娘苦勸了許久,見俞母仍舊這般執迷不悟,當下也跟著失了耐心:“阿娘,你就非要我說大實話?成,那我直說好了,就大哥那樣兒,考個秀才都費勁兒,這輩子怕是沒希望中舉了。你呀,快些收手,別到時候把全部家當都搭進去了。”
啪——
忠言逆耳啊,擱在秋娘身上那是大實話傷臉啊!
沒等她掩面離去,俞母再度擡手,又一聲“啪”,給她來了個對稱臉。
別看俞母才剛病愈,可她幹慣了活兒,那巴掌下去,真不是開玩笑的。頭一次登門好歹還留了力,這回卻是因著極度的失望和憤怒,幾乎用了全部力氣,毫不留情的扇在了秋娘臉頰上。
第一巴掌打得秋娘完全楞住了,第二巴掌在打了個對稱的同時,幾乎把秋娘扇倒在地。
“俞秋娘,我算是看透你了!有本事你這輩子都那麽硬氣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